咱们郑州高新区的科技企业老板们,最近是不是总在琢磨一件事——明明公司业务做得不错,怎么到交税的时候总觉得"肉疼"?别急,今天咱们就像唠家常一样,聊聊科技企业怎么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,把税负安排得更合理。
先说说咱们高新区的独特优势,作为国家级高新区,这里可是藏着不少税收"彩蛋",比如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15%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,这个政策好多企业都知道,但实际操作中常常踩坑,我上个月就遇到一家做人工智能的初创企业,财务人员把研发人员的差旅费计入管理费,结果硬是少确认了80多万的研发费用,相当于多交了12万的税,其实只要把研发相关的差旅费、材料费归集到位,就能稳稳地享受政策红利。
再说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个"香饽饽",现在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可以按100%加计扣除,其他行业也能按75%加计扣除,但很多企业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研发费用归集不全,比如企业为研发项目购买的专用软件、给研发人员做的专业培训,这些都能算进研发费用,我们服务过的一家生物医药企业,通过完善研发费用辅助账,一年就多扣除了200多万的研发费用。
增值税方面,科技企业也有不少操作空间,软件产品增值税超税负返还这个政策,很多企业只盯着软件销售,其实嵌入式软件同样适用,我们合作的企筹企业服务团队,去年帮助一家智能硬件企业做了产品核算拆分,把硬件和软件收入分开核算,单这一项就让企业获得了50多万元的增值税返还。

还有个经常被忽略的优惠政策是技术转让所得减免,企业转让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,年度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,我们服务过的一家环保科技公司,通过企筹专家的规划,把技术转让合同重新设计,合理确认收入时点,成功享受了这项优惠。
对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,更要善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,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,实际税负只有2.5%,很多企业在临近优惠临界点时,可以通过提前支付费用、合理计提奖金等方式进行规划。
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,税务优化的重点也不一样,初创期要重点关注税收优惠资格申请;成长期要做好业务分拆和关联交易定价;扩张期则要考虑集团架构设计和并购重组中的税务安排,我们企筹服务过的一家从初创到上市的企业,就是在每个关键节点都做了税务规划,累计节税超过2000万元。
最后给各位老板提个醒:税务优化一定要提前规划,事后补救往往事倍功半,建议每季度都做一次税务健康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,及时发现问题,我们企筹服务的客户都会享受这样的定期复核服务,确保税务优化方案持续有效。
其实税务优化就像下棋,既要走好眼前的每一步,更要布局长远的棋局,找个专业的财税团队做你的参谋,往往能看出你自己发现不了的机会,毕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。

企筹会计专业团队,有丰富的办理经验! 可帮您解决办证难、费时费力、被驳回的问题!
复制微信号